張麗善縣長空中Live分享赴日考察心得:打造屬於雲林的在地照護新模式
- 冠霆 鄭
- 7月25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隨著台灣邁入高齡社會,如何建立一套「有溫度、不間斷、跨團隊」的照護體系,成為雲林縣重要政策方向。雲林縣政府日前攜手台灣在宅醫療學會,組團前往日本實地考察在宅醫療與社區照護典範,縣長張麗善親自率團,期望將國際經驗轉化為雲林可落地的照護行動。
深入五大典範場域 學習人本照護核心精神
雲林作為全台超高齡縣市之一,面臨高齡化與醫療資源不均等多重挑戰,亟需提前準備。
考察團此行赴日本東京、岐阜與名古屋等地,參訪五個具代表性的照護機構
悠翔會:設有24小時出診系統,夜間也能即時提供醫療應變
回家吧醫院:結合醫療與社區空間設計,讓病人「有尊嚴地回家」
Kagayaki診所:照護對象涵蓋兒童到癌末病人,導入音樂治療與社區藥局配藥
Soup Town:融合共食、就業與共融設計的社區平台
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(NCGG):結合臨床、研究與AI科技應用的高齡照護機構
「醫療不只是治療,而是支持一個人回歸生活、活得有尊嚴。」張麗善縣長分享,最令人感動的不是建築或設備,而是將病人的生活,放在核心位置。

六大行動方針 強化雲林在地照護量能
張麗善指出,縣府團隊將根據考察成果,擘劃具體補強的施政方針,聚焦六大行動策略:
升級夜間應變與照護熱線,提升急症應對能力
強化社區據點功能,結合共食、日照、復健與就業服務
擴大社區藥師參與,協助用藥管理與健康指導
推動照護資訊整合平台,提升跨院、跨職類照護效率
結合在地小型單位,打造社區型「小而美」照護模式
導入智慧科技,建置雲端平台,讓照顧不中斷
「我們不是要複製日本模式,而是找出最適合雲林的方式,讓不論住在城市、鄉村、山區的長輩,都能在熟悉的環境中被妥善照顧。」



留言